谈姓氏文化,总离不开家族祠堂,祠堂在家族文化传承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。祠堂首先是祭祀祖先的地方,供奉祖先牌位,传承一脉,同时也是处理宗族重大事务的地方,包括婚丧嫁娶,以及商议宗族相关大事。
古时朝廷有太庙,家族有家庙,也叫祠堂,自南宋朱熹首立祠堂之制始。不过都是贵族大家才有能力建祠,普通贫贱之族是无力修建的,至明嘉靖年间方诏许民间建祠。一姓有大宗、小宗、远宗之分,故祠堂亦分宗祠、支祠,由于年代久远,渐渐混淆,后统称宗祠。
祠堂的出现有积极的一面,也有消极的地方。其善处在于聚一族以兴盛,血脉相沿,集腋成裘,繁衍不断,兴建家学,赈贫吊孤,扶危济困,众志成城,并形成优良的家风,具有约束行为的道德典范,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。
其不善处在于祠堂族长权力过大,封建思想浓郁,干涉家庭事务,规范妇道,约束子弟,凡有触犯族规者,辄行私刑,逐出宗族,既是道德法庭,也是思想监狱。
现如今祠堂意义不同,革除陋习,仅是祭祀祖先相聚之所,可畅叙亲谊,敬宗睦族。
祠堂多按堂号以区分,所谓堂号,则依据祖先功德,或是宗族业绩,或是地望门第,或是朝廷嘉许等,再寻书法大家赐书,镌以金扁,正厅高挂,一般配有对联,对联则高度概括此族,与堂号契合,令人肃然起敬。
小祠无内堂,大祠分内堂,则有副扁之类。今有旗杆石者,不过后人增添。再有功德碑,每当联宗修祠续谱之际,也算是族内众筹,根据捐助数目书写份额,以传后世,族内敬记。过去祠堂族规甚严,因为是父系男权,故女子不得擅入,不得观谱,他姓更不得进入,违者必重罚。今时祠堂开放,男女皆可进入,外姓亦可瞻仰,此亦时代进步思想解放之功。
文革时期,破四旧,祠堂惨遭劫难,运动泛滥之处,多被砸毁,付之一炬。而祠堂所存阖族之珍宝——家谱,覆巢之下无完卵,过去家谱印刷有限,每族各支仅长房保有一份,余者无,故一族当中难得保有几份族谱,致使很多姓氏家谱遗失或损毁,后续查询艰难。今之祠堂,多是后人重修,而无缘再见旧祠,殊为一憾。
班氏宗族支脉分处,散居各地,唯有几处群居人口较多的地方建有支祠,然旧祠多半损毁,难以保全,大多都是后来兴建,以下为部分地区的祠堂图稿与照片。
摘自《班姓族谱(忻定部分)》山西省旧祠正厅图
摘自《班姓族谱(忻定部分)》山西省旧祠街门图
摘自《班氏族谱》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寨岗镇阳爱村旧祠图
摘自《班氏族谱》广西省南宁市长堽村班屋坡旧祠图
摘自《班氏族谱》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班家塔村新祠图
摘自《中华班姓大族谱(龙舒分册)》安徽省舒城县晓天镇班家坂宗祠外观图
摘自《中华班姓大族谱(龙舒分册)》衍庆堂祠堂草图
摘自《巢邑班氏宗谱》定远堂祠堂草图
摄于安徽省巢湖市散兵镇班家巷村新祠堂正门
摄于安徽省巢湖市散兵镇班家巷村新祠堂定远堂匾
摄于安徽省巢湖市散兵镇班家巷村新祠堂祖宗堂
据《中华班姓大族谱(龙舒分册)》载“祠堂论”:
礼曰:“君子将营宫室,宗庙为先,以妥先祖之灵也”。而经有曰:“春秋修其祖庙,陈其宗器,设其裳衣,荐其时食,此乃孝思感发,即慎终追远之道也”。是以辉庙貌,隆祀典,恭礼仪,秉诚敬,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,所以出必告,反必面,凡有生子以及冠婚丧祭,必先告庙,俨然祖考之犹在也。如伏腊、除夕、正旦、二至、二分及告朔望,四时佳节,荐新之礼,行之於朝廷,行之于国野。
故文武纲纪,周国缵太王、王季之绪而立太庙于朝,君临天下而周公制礼,立官修之於朝,暨后紫阳文公定家礼而修之于野。修之於朝者其法严,修之於野者其义广,在朝曰太庙,在野曰祠堂,上下之礼虽殊,而义则一也。然王者隆于上,以厚风化,及公卿大夫士庶之家法於下,以敦宗族。故古圣贤率天性人情而制礼,以报本反始之心,尊祖敬宗之意,引激孝子慈孙,敬其所尊,爱其所亲,序其昭穆,识其尊卑,申其孝弟,明其谦让。
联疏戚约,远近咸知,我同族之人,乃一祖之血脉,而相递传,当隆亲亲之义,引人端良之术,训诫箴规,使知安分循理而遵行之,以为家政之道焉。固无墙操戈之残,自有休戚扶济之谊,而仁厚之风兴矣。故有国有家者,莫先於孝,而报本之心,自无怠於忽。诸是以春秋祭祀,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,理则然也。故为人子者,当思木本水源,须重慎终追远。
同治四年桂月 庆譔。
又按《巢邑班氏宗谱》载“祠堂图说”:
且鬼之为言归也,苟无祠,将何所归乎?我氏宗祠,建自乾隆年间,先辈首事,诸公同心协力,踊跃争先,鳩工庀材,刻期告竣,功程多而靡费少,岂当年气运使然欤?抑公而忘私故耳。至基址来脉,则发於开门山,西龙入首,一折而结土星地老茔,再折而结本村,三折而结祠基,诚蜿蜒有致也。湖光浩渺于其后,山黛苍茫于其前,左焉村庄柳绿,右焉岭秀松青,流水回环,钟英毓秀,前人缔造之初,盖具有精心云。
十四世孙善泽拜譔。
摘自《巢邑班氏宗谱》阴阳二基合图
今岁每逢冬至,则於祠堂办老人宴,远近本家凡六十岁及以上者,皆可前来汇于祠堂,花甲重逢,古稀相聚,耄耋荟萃,敬老爱老之心,我族传统,正当时也。
摘自《巢邑班氏宗谱》桑园茔图
历史本不远,读先贤之文,知先祖之事,祠堂今犹在,故无穿越之能,而观数百年之阖族变迁,血浓于水,引此为念。
吾族同侪,当相交于陌路,而重识于宗祠,再叙亲情族谊,美哉斯言!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