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堽村班家简史
溯吾班氏先祖在桂的近始祖第三发祥地长堽村——座落于南宁市(原邕州府)青秀区长堽岭。从宋朝起,官方的驿道就从邕州府的迎恩门始,经长堽岭而通宾阳、柳州、桂林至京城。
长堽岭居高临下,地理位置十分险要,历年就是兵家必争之咽喉要地。长堽岭后山丘连绵,逶迤不断,犹如青龙探首,左是虎楼岭,右有葛麻岭,前面遥对青秀山主峰——凤凰头与龙象塔,真乃万派朝宗,祥凤来仪之美景。村东临茅江与沙江之交汇,乃沙弯水抱之势,村前良田千顷,鱼肥塘美,村边桑梓成林,果树繁茂真乃人间吉祥的风水宝地。
据传,大约在明朝景泰年间(即公元1450年)左右,陶、卢、周、唐姓的几户人家,先后由外地迁到长堽村东,置产入籍,发展生产。因村处在长堽岭之南,故名长堽村。其时,又因长堽岭一带长满筋竹,也称之为“筋竹村”。
明朝永乐年间诞生于武鸣县英圩北塘村的吾班氏近祖讳胜字凯旋公,先至宣化县五塘(今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)凌慕村教读,继而续取谢贞大祖妣 ,生二世祖满江公,满江公生似玺、似璧、似莹、似玉 ,后称为四房(分支祖),经过数代繁衍生息,人口渐多,凌慕村的田塘产业难以满足后代的发展。
到了明朝正德年间(公元1505-1521年),胜公和满江公已先后逝世。一房似玺公的一部分儿孙陆续返回北塘村继承祖业,一部分仍留在凌慕村,而另一部分子孙又向八塘那劳、永淳之王京以及横县南乐等地发展。
其余似璧、似莹、似玉三个房的子孙大部分都迁居长堽村,(由于谢贞大是长堽村人氏,几房祖公曾经常来住于长堽村),看到此地的环境位置比凌慕村更为优越,遂在此置产入籍,寻求发展。
自我先祖入籍长堽村后,辛劳耕织,勤俭持家,遂渐发展成为长堽村人口最多的姓氏家族。清朝县衙,便把长堽村东半部分划为“班家坡”,而西半部分划为“冯家坡”。
后来,二房及三房的子孙又分迁各地,尚有四房的后裔继续留在长堽村繁衍发展,目前长堽村班家约有人口六百余人(包括市内工作的兄弟)。
广西“班氏宗祠”简史
再说我“班氏宗祠”,是在南宁市内至今保留得较好的四大姓(班、陆、黄、雷)的宗祠之一;它历史悠久,已有近五百年历史。
宗祠位于村东的一丘小岭上,形似一只大葫芦,周围皆是田塘,只有一拢小堰从葫芦嘴与后面山坡相连,故曰:“金线吊葫芦”。又称之为:“葫芦毓秀坡”。
我先祖在明朝正德六年(公元1510年)左右迁入长堽村后,为使后代裔孙勿忘先辈的祖德宗功,先在“葫芦毓秀坡”搭盖了一座草堂,立近祖胜公的牌位,每年重阳节时祭祀。
明朝隆庆年间(1567-1572年)将草堂改建成一间砖木结构的小祠堂;至清朝雍正五年(1726年),在头房裔孙矫龙公的倡议下,族内兄弟纷纷响应,集资捐款,把小祠堂改建为一间较大的祠堂。
加立远始祖班彪、班固、班超和近祖班胜诸公等之牌位;
又至嘉庆八年(1802年),又在祠堂两侧增建两排廊房;
厥后同治十年(1870年),先辈们在原基础上再二次重建,改成二进两廊的廊式;
迄今光绪三十二年(1905年),因宗祠天盖有严重损坏,先辈们遂将宗祠倒拆,第三次重建为两廊三进式,雕梁画栋,屋脊塑双龙戏珠,屋内壁画纷呈,古式古香的宗祠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